成都信息工程大学学报 /oa 基于BERT的多信息融合方面级情感分析模型 /oa/darticle.aspx?type=view&id=202404001 方面级情感分析任务旨在判断文本语句不同方面的情感极性,是自然语言处理领域的热点任务之一。当前基于BERT的方面级情感分析方法大多仅将其作为预训练词嵌入工具,没有充分利用其本身的语义提取能力和任务处理能力,在利用句法及方面词位置等信息时,常忽略了不同外部信息的关联性。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一种基于BERT的多信息融合网络模型。首先,构建基于BERT词嵌入的主路径和辅路径,辅路径可以避免对词嵌入特征产生干扰; 其次,在辅路径下,根据文本语句的句法依存树和多信息融合算法让不同词语与方面词的句法距离、位置距离等信息产生交互; 最后,使用卷积神经网络和注意力机制将主路径与辅路径的特征融合。3个数据集的实验结果表明,提出的模型是有效的。 2024年07月01 00:00 2024年04期 397 403 1484532 张孝峰, 陶宏才 基于内插补偿法的时域频域双并行捕获算法 /oa/darticle.aspx?type=view&id=202404002 针对传统PMF-FFT(partial matched filter-fast fourier transform)捕获算法在高动态大多普勒频移捕获时扇贝损失严重,多普勒频移估计精度低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内插补偿法与改进PMF-FFT融合双并行捕获算法,通过对中频信号二次采样,利用匹配滤波器进行分段从而加快捕获速度。对PMF和FFT同时进行加窗并选择最优调谐系数,同时利用二次函数内插法,对结果插值补偿,提高频偏估计精度,基本消除栅栏效应。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兼顾捕获速度和硬件资源消耗的同时,提高了捕获精度,基本消除栅栏效应,适用于大多普勒频偏的扩频信号捕获。 2024年07月01 00:00 2024年04期 404 408 1290459 黎武林, 王天宝 基于轨道碳观测卫星2号的四川省二氧化碳排放量估算 /oa/darticle.aspx?type=view&id=202404003 为实时量化区域大气二氧化碳(CO<sub>2</sub>)排放和监控地面CO<sub>2</sub>浓度变化,利用2014年9月6日至2021年12月31日轨道碳观测卫星2号卫星观测数据,通过获取经过四川地区的有效轨道观测数据,对当地CO<sub>2</sub>羽流进行识别,基于曲线积分方法,结合ERA5再分析风场资料,对四川省CO<sub>2</sub>排放进行估算。研究结果表明,利用OCO-2卫星观测数据可有效估算区域CO<sub>2</sub>截面通量,估算结果在0.08~4.78 kt/h,不确定度介于0.0031~0.2692 kt/h,除个别案例,不确定度占比在1.1%~8.46%,其估算结果与全球大气研究排放数据库和人为二氧化碳的开源数据清单两种排放清单的估算结果呈弱相关。 2024年07月01 00:00 2024年04期 409 415 2005474 苏德斌<sup>1,2</sup>, 陈利旭<sup>1,2,3</sup>, 姚 璐<sup>3</sup>, 刘 毅<sup>3</sup> 基于FRBPSO-RBF神经网络的污水BOD<sub>5</sub>软测量方法 /oa/darticle.aspx?type=view&id=202404004 污水处理过程中污水BOD<sub>5</sub>难以实时准确测量,故软测量方法逐渐被用于污水BOD<sub>5</sub>的预测,其中RBF神经网络软测量方法应用广泛,但存在训练过程易陷入局部极值等问题。为提高RBF神经网络的预测精度,提出了基于适应度排名的粒子群算法(fitness ranking based 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FRBPSO),根据适应度排名与迭代次数确定惯性权重的大小,并根据粒子个体历史最优值的排名与迭代次数确定自我学习因子与社会学习因子的大小,并将FRBPSO算法引入RBF神经网络的参数训练中。基于13个基准测试函数与其他3个粒子群优化算法对比,实验结果显示FRBPSO算法的寻优能力相对较强。再将基于FRBPSO算法的RBF神经网络用于构建污水BOD<sub>5</sub>软测量模型,仿真结果表明,在测试数据中,FRBPSO-RBF软测量模型的平均绝对误差比PSO-RBF软测量模型、DAIW-RBF软测量模型、SCVPSO-RBF软测量模型分别降低了0.7178、0.2402、0.5851,平均绝对百分比误差分别降低了0.47%、0.15%、0.33%,均方根误差分别降低了0.0034、0.0015、0.0039。与其他3个基于PSO算法的BOD<sub>5</sub>软测量模型相比,FRBPSO-RBF模型具有较高的BOD<sub>5</sub>预测精度。 2024年07月01 00:00 2024年04期 416 421 1159007 班慧琳, 李中志, 李斌勇, 王 远 自注意力结合上下文解耦的交通车辆检测 /oa/darticle.aspx?type=view&id=202404005 为应对车流量、时间地点和天气等因素给交通车辆检测带来的挑战,提出基于YOLOv5s模型的新算法。该改进模型适用于各种交通场景,其改进如下:在特征串联阶段引入高效的二维局部特征叠加自注意力(ELFSa),以增强模型对目标的感知能力; 将YOLOv5s的检测头替换为简易特定于任务的上下文解耦(S-TSCODE),以实现分类和定位子任务之间的完美平衡,从而改善模型的收敛; 为减少运算负担,模型中的大于3×3的部分卷积操作被替换成了GSConv。实验结果显示,改进的YOLOv5s在各方面均有提升,其中mAP<sub>@0.5</sub>为98.9%,mAP<sub>@0.5:0.95</sub>为87.0%,分别提升0.1%和1.5%。针对各种复杂的交通场景,所提出的方法增强了车辆检测的性能和鲁棒性。 2024年07月01 00:00 2024年04期 422 429 3554476 孙光灵<sup>1,2</sup>, 周云龙<sup>1</sup> 基于人工智能的无线电信号调制方式识别 /oa/darticle.aspx?type=view&id=202404006 近年来越来越多无线电业务和机构的出现,加剧了无线电电磁环境的恶化,因此对无线电信号调制方式的识别是一个重要的研究方向。提出一种基于人工智能的无线电信号调制方式的识别方法,通过利用不同的无线电信号在时频分析图上的特征差异,使用ResNet50深度学习模型完成对无线电信号调制方式的识别分类,在测试集上的识别准确率达95%。通过对比此前基于传统神经网络的无线电调制方式的识别方法,验证了识别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对于无线电信号调制方式的识别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2024年07月01 00:00 2024年04期 430 435 3119573 吴嘉巍<sup>1</sup>, 何 杰<sup>2</sup>, 唐雨淋<sup>3</sup> 基于DFT-SWOMP的OFDM系统信道估计方法 /oa/darticle.aspx?type=view&id=202404007 基于压缩感知的OFDM信道估计方案中,分段弱正交匹配追踪(SWOMP)算法具有不需要预知信道稀疏度的优点,但其信道估计精度受输入的门限参数和迭代次数的影响较大。针对这一问题,提出一种基于DFT-LS算法的门限自适应的SWOMP算法改进方案。考虑到在OFDM系统中,保护间隔长度外的信道时域响应都可以视为噪声,因此该方案的核心思想是利用DFT-LS算法预估出噪声水平,并用此预估值来动态设置SWOMP算法的门限参数。同时,该方案还使用DFT-LS算法预估出的信道频域响应作为SWOMP算法的迭代停止条件。仿真结果表明,这种SWOMP算法的改进方案可以有效地估计出信道参数,并且相比SWOMP算法,其估计结果的MSE值在不同信噪比下都有不同程度的提升。 2024年07月01 00:00 2024年04期 436 441 1296230 张浩东, 周 娟 威宁一次单体雹暴防雹作业的宏微观物理响应特征分析 /oa/darticle.aspx?type=view&id=202404008 为研究单体雹暴作业后雹云宏、微观物理演变特征,利用威宁雪山镇X波段雷达数据和水成物粒子识别方法,并根据催化剂的扩散模式,将雹云演变分区域和时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作业前雹云冰雹形成区水平反射率为45~55 dBZ,差分反射率在-0.5~3.5 dB,差分传播相移率小于0.5°/km,相关系数在0.60~0.92。冰雹形成区主要为雨雹混合物,雹粒子周围围绕着高密度霰和过冷水。作业后,雹云反射率的减小和强回波高度的降低主要发生在播撒时段,回波顶高和风暴高度的降低主要发生在后续时段。作业区中雹粒子、过冷水明显减少,聚合物和冰晶增多,高密度霰变化不明显。单体雹云雹胚来源主要为高密度霰,其防雹效应主要遵循的理论为“利益竞争”和“早期降雨”。 2024年07月01 00:00 2024年04期 442 451 7764779 鹿 原<sup>1</sup>, 周筠珺<sup>1,2,3</sup>, 邹书平<sup>4</sup>, 杨 哲<sup>4</sup>, 曾 勇<sup>4</sup> 亚州-太平洋涛动对中国汛期降水的影响 /oa/darticle.aspx?type=view&id=202404009 为更好分析近几十年来亚州-太平洋涛动(Asian-Pacific oscillation,APO)的时空变化特征及其对降水的影响。基于1961-2020年CN05.1逐月降水量资料和NCEP/NCAR月平均再分析资料,采用经验正交函数分解、合成分析以及回归分析等方法分析汛期(5-9月)APO的气候特征及其对中国同期降水的影响。结果表明:汛期亚州-太平洋地区对流层中上层扰动温度存在“跷跷板”式的反向分布特征,即亚洲对流层中上层扰动温度偏高(低)时,太平洋上空对流层中高层扰动温度偏低(高)。汛期亚州-太平洋涛动指数(APO index,APOI)与中国同期降水的相关关系由南至北呈“正—负—正”的空间分布,与长江流域汛期降水呈显著负相关关系、华北汛期降水呈显著正相关关系。对大气环流的分析表明,APO可通过改变亚洲夏季风环流影响中国汛期降水,APO与东亚和南亚夏季风均为正相关关系,即当APOI偏高时,亚洲夏季风整体偏强。 2024年07月01 00:00 2024年04期 452 457 2916353 刘美希<sup>1</sup>, 华 维<sup>1,2,3</sup> 饱和湿大气中惯性重力内波不稳定判据的探讨 /oa/darticle.aspx?type=view&id=202404010 为分析饱和湿斜压大气中任意频率的惯性重力内波的稳定性,利用非静力平衡Boussinesq近似的方程组,在饱和湿斜压大气中考虑湿绝热过程,着重分析讨论任意频率的惯性重力内波不稳定的充分条件(即判据),主要得出:当饱和湿斜压大气的位温经向梯度与饱和相当位温经向梯度之和大于零时,波动不稳定的必要条件是波动向北倾斜; 反之,波动不稳定的必要条件是波动向南倾斜。在基流、基本温度场分布不同的饱和湿斜压环境大气中,任意频率惯性重力内波的不稳定判据呈多种不同的表达式,变化复杂。一般情况下,波动不稳定的充分条件即不稳定判据是饱和湿斜压环境大气不仅满足动热力参数Δ大于零,且波动等位相面的倾斜度必须位于与Δ有关的两个参数值A<sub>1</sub>、A<sub>2</sub>之间。当位温经向梯度与饱和假相当位温经向梯度的方向相反,波动相对更稳定。如果惯性重力内波发生不稳定,饱和湿斜压环境大气的等饱和相当位温面的倾斜度可能超过等绝对动量面的倾斜度,也可能小于等绝对动量面的倾斜度。 2024年07月01 00:00 2024年04期 458 463 927401 吴 洪<sup>1</sup>, 张 昕<sup>1</sup>, 孙 俊<sup>2</sup> 基于华东区域模式云南短时强降水客观预报技术研究 /oa/darticle.aspx?type=view&id=202404011 为提高云南短时强降水的预报效率和预报准确率,使用华东区域模式基础物理量数据,计算云南短时强降水发生前1 h 700 hPa相对湿度、700 hPa比湿、K指数和6 km垂直风切变,对短时强降水的历史个例进行物理量阈值训练和单物理量的敏感性实验,确定物理量阈值。使用阈值判定法,对华东区域模式实时预报数据进行后处理,得到基于小时雨量和物理量的云南本地化短时强降水客观预报产品。研究结果表明:使用阈值判定法研发的基于华东区域模式云南短时强降水客观预报产品能较好地预报云南短时强降水的落区和走向,但是基于小时雨量的短时强降水客观预报产品漏报明显,基于物理量阈值的客观预报产品能有效降低云南短时强降水的漏报率。 2024年07月01 00:00 2024年04期 464 469 2439976 朱 莉<sup>1,2</sup>, 许彦艳<sup>1,2</sup>, 许迎杰<sup>1,2</sup>, 邱学兴<sup>3</sup>, 闵颖<sup>1,2</sup> 近20年若尔盖高原陆地水储量变化分析 /oa/darticle.aspx?type=view&id=202404012 黄河上游若尔盖高原湿地区多年来存在湿地退化萎缩的趋势,维持若尔盖地区的陆地水储量对湿地区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有重要意义。为更好地分析近20年来的若尔盖高原地区陆地水储量时空分布和变化情况,运用GRACE重力卫星数据,进行降尺度处理后,结合统计方法,对若尔盖高原地区2003-2020年的陆地水储量时空分布及其与降水的关系进行讨论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研究时段内,若尔盖陆地水储量呈上升趋势,增长速率为1.37 cm/a,且有明显季节性变化特征; 小波分析显示11 a为陆地水储量变化的第一主周期; 空间分布上,水储量有从东部地区向西部地区逐渐降低的趋势。计算降水与水储量变化之间的相关性系数为年际尺度0.497和年内尺度0.402,两者为中等相关关系,降水是陆地水储量变化的主要驱动因子之一。 2024年07月01 00:00 2024年04期 470 476 3304986 张 篪, 仙 巍, 樊松林, 杨增平 海南岛二维、三维闪电定位数据的时空分布和对比分析 /oa/darticle.aspx?type=view&id=202404013 为分析比较不同类型雷电定位系统的探测数据和探测效率,利用安装在海南岛的ADTD(二维)和DDW1(三维)两套雷电定位系统的观测数据以及海口、东方、万宁的雷达回波资料,应用归闪、回波过滤以及数据统计的方法,对2021年4-10月海南岛二维、三维闪电定位数据进行质控处理。通过对质控后的数据进行分析,二维、三维地闪和三维云闪的总次数分别为40685次、49134次、96767次,三维闪电定位系统的探测灵敏度和探测效率明显优于二维闪电定位系统。对比分析两套系统的闪电时空分布,结果表明:二维、三维地闪和三维云闪的密度分布较为相似; 二维地闪以白沙为高值中心,三维地闪以儋州为高值中心,三维云闪以儋州和白沙为高值中心; 二维、三维地闪和三维云闪的日变化特征相似,峰值时间同为15:00-16:00; 二维地闪、三维云闪的月变化呈双峰曲线特征,峰期分别在7月和9月,7月为主峰期; 三维地闪的月变化呈多峰曲线特征,峰期在5月、7月和9月,7月为主峰期。 2024年07月01 00:00 2024年04期 477 480 1237784 李 敏<sup>1,2</sup>, 高 燚<sup>2</sup>, 劳小青<sup>2</sup>, 周方聪<sup>2</sup> 阿勒泰地区地闪时空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 /oa/darticle.aspx?type=view&id=202404014 为更好了解近年来阿勒泰地区地闪的时空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利用阿勒泰地区2013-2021年的地闪定位监测资料、气象参数和DEM高程等数据,采用反距离权重法、皮尔逊相关性分析等方法,对阿勒泰地闪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年平均负地闪比例为89.03%,年平均白天地闪所占比例为64.48%。正地闪、负地闪、总地闪频次月变化均呈单峰型。总地闪、负地闪频次日变化整体呈M型。总地闪频次主要发生时段为14-18时。阿勒泰地区正地闪、负地闪频次百分比都呈单峰型,且均在20~40 kA达到顶峰。阿勒泰地区北部为地闪密度高值区。地闪频次、地闪电流强度与海拔高度通过了显著性检验。地闪频次与平均气温、平均相对湿度、降水量、2 min平均风速均通过了显著性检验。 2024年07月01 00:00 2024年04期 481 487 1901333 樊 星<sup>1</sup>, 樊校年<sup>2</sup>, 刘兆旭<sup>1</sup>, 张 晗<sup>1</sup> 时滞四元数忆阻神经网络的投影同步控制 /oa/darticle.aspx?type=view&id=202404015 利用改进的1-范数和直接解析法,研究具有时变时滞四元数忆阻神经网络模型的投影同步控制问题。通过设计一种新型控制器,构造合适的李雅普诺夫函数和运用一些不等式技巧,建立新的投影同步条件,实现四元数忆阻神经网络的投影同步。最后,通过数值仿真验证该方法的可行性。 2024年07月01 00:00 2024年04期 488 493 1875606 郭 俊<sup>1</sup>, 程滟朝<sup>2</sup>, 石艳超<sup>2</sup>, 王长有<sup>1</sup> 几个单K<sub>3</sub>-群的一个新刻画 /oa/darticle.aspx?type=view&id=202404016 设G是有限群,π(G)为G的阶的素因子的集合,p<sub>m</sub>为π(G)的最大元。π<sub>p<sub>m</sub></sub>(G)表示群G的p<sub>m</sub>阶元中心化子的阶的集合。利用群的偶阶分量与集合π<sub>p<sub>m</sub></sub>(G)给出了单K<sub>3</sub>-群的一个数量刻画。 2024年07月01 00:00 2024年04期 494 498 925773 兰 林<sup>1</sup>, 韩章家<sup>1</sup>, 石化国<sup>2</sup> 常微分方程的数值求解与方法 /oa/darticle.aspx?type=view&id=202404017 针对各种微分方程数值求解的方法,如有限差分法、有限元法等方法,在求解微分方程时存在计算存储量、计算时间等都随着微分方程维数的增加而剧烈增长的问题,严重制约了高维问题的求解。 神经网络因其能够无限逼近任意非线性函数的特性,为求解微分方程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通过神经网络训练,得到微分方程的近似解是连续函数,且具有足够的精度,因此可以得到解的任意阶导数。该方法的优势在于当问题维数增大时,计算量和存储量增加相对较小,可以克服维数灾难求解高维问题; 同时,具有良好的泛化性和求解复杂区域问题的能力。提出一种求解微分方程的神经网络方法,即通过物理约束耦合神经网络的方法。通过数值算例说明,神经网络方法在求解微分方程问题上有高效率、很好的泛化等优点,能够保证优化算法的收敛性,且近似解具有足够的精度,为微分方程求解提供了一种有效的途径。 2024年07月01 00:00 2024年04期 499 511 3953816 黑亚芳, 胡建成 中国碳排放权交易价格影响因素分析 /oa/darticle.aspx?type=view&id=202404018 “双碳”目标提出后,全国碳市场发展面临新的机遇与挑战。探究影响碳交易价格的因素,对完善碳市场交易机制从而实现“双碳”目标具有现实意义。已有研究仅以几个碳交易试点为研究对象,由于各个试点的交易价格、气体种类和交易量等相差较大,研究结果存在较大差异且不全面,故有必要将新上市的全国碳市场纳入研究。以2021年7月上市的全国碳交易点和碳交易试点为研究对象,基于外部性理论、产权理论、环境金融理论分析碳交易价格的理论影响因素,并建立VEC模型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碳交易价格受市场中动力煤价格、上证指数负向影响; 受欧盟碳期货价格、空气质量指数、天然气价格正向影响。通过对全国碳交易点和碳交易试点的对比分析,发现全国碳交易价格受市场因素影响较大,且逐期增强,说明新建立的全国碳交易市场的市场效应更强。 2024年07月01 00:00 2024年04期 512 518 995462 宋容容, 陈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