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2016年“5.5-5.7”大暴雨过程物理量对比分析
- 文章编号:
- 2096-1618(2017)增-0064-07
- 摘要:
- 利用NCEP1°*1° 6 h再分析资料对2016年 “5.5-5.7”四川盆地一次大暴雨过程不同阶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1)此次暴雨天气过程第一阶段为锋前暖区降水; 第二阶段主要是系统性降水和对流性降水的混合性降水。(2)过程中强降水区域内的垂直螺旋度均为正值,垂直螺旋度的变化趋势同时对应降水和影响系统的变化趋势,并且时间上略有提前。(3)第一个降水时段的水汽主要来自850 hPa南海,水汽通量较小,水汽通量散度较弱,而第二个降水时段的水汽主要来自中低层的孟湾以及南海,水汽通量较大,并且700 hPa、850 hPa两层均存在较强的水汽辐合,偏南暖湿气流与偏北回流冷空气的交汇处就是四川盆地东北部。(4)CAPE的大小对强对流能否发生有较好的指示作用。(5)高原槽和不稳定能量作用下产生的暖区暴雨无明显能量锋的影响; 但是冷空气南下与低空急流在盆地内汇合产生的区域性暴雨,可以看出明显的能量锋的影响。
参考文献/References:
[1] 章淹.暴雨预报[M].北京:气象出版社,1990:19-167.
[2] 葛晶晶,钟伟,等.地形影响下四川暴雨的数值模拟分析[J].气象科学,2008,28(2):176-183.
[3] 陶诗言.中国之暴雨[M].北京:科学出版社,1980.
[4] 王鹏云,李泽春.灾害天气和中尺度气象学研究[J].气象科技,2001,29(1):10-l4.
[5] 蒋兴文,王鑫.近20年四川盆地大暴雨发生的大尺度环流背景[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08,(1):4-8,227.
[6] Lorenz E N.The predictability of hydrod)rnamic flow[M].Trans.New York Acad.Sci.Series 2,1963a:409-432.
[7] 郑仙照,寿绍文,沈勇新.一次暴雨过程的物理量分析[J].气象,2006,32(1):103-106.
[8] 陈忠明,闵文彬,崔春光.暴雨中尺度涡旋系统发生发展的诊断[J].暴雨灾害,2007,26(1):29-34.
[9] 何光碧,顾清源,陈静,等.AREM模式对“05.7”四川大暴雨的敏感性试验[J].暴雨灾害,2007,26(3):199-206.
[10] 李世刚,梁涛,彭盼盼,等.“07.5”湖北大暴雨的中尺度系统及降水成因分析[J].暴雨灾害,2007,26(3):230-235.
[11] 刘运成.青藏高原东侧一次连续大暴雨过程湿Q矢量分析[J].气象,2006,32(12):43-49.
[12] 王改利,刘黎平.暴雨云团的多尺度识别方法及其在临近预报中的应用[J].大气科学,2007,31(3):400-409.
[13] 陈永仁,王春国,李跃清.四川盆地一次暴雨过程的初步分析[J],暴雨灾害,2008,27(4):302.
[14] 蒋兴文.近20年四川盆地大暴雨发生的大尺度环流背景[J].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2008,17(Z1):132.
[15] 屠妮妮,段玮.2006年9月4-5日四川暴雨过程分析[J].气象,2008,34(7):51-59.
[16] 赵玉春,王叶红.高原涡诱生西南涡特大暴雨成因的个例研究[J].高原气象,2010,29(4):819-831.
[17] 曾新民,吴志皇.WRF模式不同陆面方案对一次暴雨事件模拟的影响[J].地球物理学报,2012,55(1):16-27.
[18] Mofat H K.The degree of knottedness of tangled vortex lines[J].J Fluid Mech,1969,(35):117-129.
[19] 岳彩军,寿亦萱,寿绍文,等.我国螺旋度的研究及应用[J].高原气象,2006,25(4):754-762.
[20] 郑峰.螺旋度及其在天气诊断分析中应用研究的进展[J].贵州气象,2005,29(2):3-5.
[21] 高守亭,周菲凡.基于螺旋度的中尺度平衡方程及非平衡流诊断方法[J].大气科学,2006,30(5):854-862.
[22] 余贞寿,倪东鸿,闵锦忠.超强台JxL/圣帕(0709)特大暴雨过程的完全螺旋度分析[J].南京气象学院学报,2009,32(1):45-53.
[23] 喻自风,余晖.第二类热成风螺旋度对登陆台风降水的诊断能力分析台风泰利个例研究[J].气象学报,2009,67(5):851-863.
[24] 尤红,姜丽萍,彭瑞,等. 2005年6月广东特大暴雨垂直螺旋度分析[J].气象,2007,33(4):71-76.
[25] 鲁坦.2011-06-23豫南暴雨成因及完全螺旋度诊断分析[J].气象与环境科学,2012,35(2):49-55.
[26] Doswell Ill,C,A.and E.N.Ramsmussen.The efect ofneglecting the virtual temperature correction CAPE calculations[J].Wea Forecasting.1994,9:625-629.
[27] 彭治班,刘健文,郭虎,等.国外强对流天气的应用研究[M].北京:气象出版社,2001:111-115.134-135.
相似文献/References:
[1]吴秋月,华 维,申 辉,等.基于湿位涡与螺旋度的一次西南低涡强降水分析[J].成都信息工程大学学报,2019,(01):63.[doi:10.16836/j.cnki.jcuit.2019.01.013]
WU Qiuyue,HUA Wei,SHEN Hui,et al.Diagnostic Analysis of a Southwest Vortex Rainstormbased on Moist Potential Vorticity and Helicity[J].Journal of Chengdu University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2019,(增刊2):63.[doi:10.16836/j.cnki.jcuit.2019.01.013]
[2]贺 慧,陈权亮.2013年8月16日抚顺地区暴雨诊断分析及滤波对比[J].成都信息工程大学学报,2016,(增刊1):30.
备注/Memo
收稿日期:2016-10-08